您好,欢迎来到中企联和主站首页

锻造一支能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型团队

时间:2018-01-09 00:00 来源:未知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工会建设提出“三个着力”新要求,其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就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工作指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指出“完善基层工会主席民主产生机制,探索基层工会干部社会化途径,健全保护基层工会干部合法权益制度。”“建立健全县级以上政府与同级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遂宁市总工会立足“一区四会”战略发展目标,于2007年开始探索创建“公招直管”专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队伍,分三次争取政府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各级工会的资金投入,现达到99人,是现行市总机关编制数的5倍,已成为遂宁工运创新发展,实现工会工作落地落点,推动区域劳动关系和谐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力量。

  一、规划好“三步走”发展取向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工会最大的维权目标。”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工会理应成为依法治理劳动关系的排头兵,工会要统筹谋划、递进锻造一支具有协调劳动关系能力的专家型团队。

  (一)数量增长与排兵布阵相结合。工会要能代表职工、依法博弈资本实现劳动关系和谐,就应该培育一支听从工会指挥的“黄埔队伍”。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省首开先河,批准市总工会的请求将首批政府公益性岗位30个延伸到社区工会组织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实现政府资源和工会资源有效整合,专业化、职业化工会干部在遂宁取得零的突破。随着争取政府公益性岗位数量的增长,我们同时完成了在园区、街道、社区和职工人数在400人以上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排兵布阵,而且还确立了委托人社局面向社会公招,由市总工会直接管理的“公招直管”运行模式。目前,四批次公招的99名公益性岗位工会工作者(A岗)、20名直招的职业化工会工作者(B岗)全部在基层工会组织从事工会工作。

  (二)注重质量与分类构建相匹配。企业用工多元与新生代职工诉求多元相互叠加,倒逼工会队伍建设必须要创新思维。一是实行“4+1”工作培训模式,分散工作4天和周二下午集中培训半天、周五下午工作例会半天相结合。二是坚持工作日志、帮扶日记、季度调研报告制度持续苦练内功。三是推动帮扶工作者向工会工作者转变,适时启动从培育承担单一帮扶工作到承担全面工会工作的综合配套改革。四是与时俱进加快队伍整体建设向分类构建转型,现已形成创意类(C)、服务类(F)、社会类(S)、专业类(Z)、职业类(Z)、监管类(J)的CFSZZJ六分类定专业之建设模式。

  (三)结构优化与能力提升相融合。鲜明突出并纵深推进新时期工会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需要有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的有力支撑。首先是调整政府与工会资源的结构配置比重,将政府公益性岗位补贴作为基础性配置,把工会新增预算投入到中高端岗位建设上。其次是创建“上挂下派”实践培养制度,在全国先进工会所在地上挂干部、在全市重点企业下派干部帮助工作和学习锻炼。目前,已择优下派职业化干部5人、上挂3名。第三是实施对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能力提升计划,主要针对当下最急需的劳动关系协调师、职工心理咨询师、公职律师等“新三支队伍”考聘结合的制度设计与实践运用。载止目前,已获得国家级劳动关系协调师证书一级6人、二级22人、劳动关系协调员三级8人;已获国家职工心理咨询师5人;已获国家公职律师1人。第四是建立起严格的进人与退出机制,每两年对外公招一次,每年清退不称职工作人员已步入制度化轨道,现已辞退人员15人。

  二、运用好“三方面”留人手段

  “工运事业成于这支队伍,也会败于这支队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一生的激情奉献给工运事业都不会后悔。保持工会团队的相对稳定和激发活力,有利于工运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待遇留人,培养对职工的感情。怎样才能让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工运事业呢?发展工会工作者的正权益,让权益聚力。第一,收入既要有吸引力又要有预期,确定与统计部门年度公布的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挂钩作为总收入基数,福利待遇逐步比照机关干部标准执行。第二,鼓励跳起摸高多劳多得,实施工会工作者薪酬体系改革创新,固定工资主要与工作态度相联系,绩效工资主要与工作能力相挂钩,奖励工资主要与项目成果相结合。第三,让项目化工作落地落点,促进工会工作者与会员职工在工会工作前沿阵地互联互动、互助互信。

  (二)事业留人,增强对工作的热情。要把民族的梦想、工运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有机结合起来,让梦想凝心。一要多元化规划发展路径,实行资格上岗、一岗多责、能者多劳、权责清晰的公平竞争,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二要营造干事创业的和谐环境,要奖惩分明宽容失败,要鼓励“干中争”一视同仁,要砥砺前行共建共享,让想干成事者“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三要全面破除政治、荣誉安排的体制障碍,落实基层工会、党组织个人评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安排,“双百工程”、劳模名额分配等制度措施,让创业创新者体现成就感。

  (三)文化留人,激发对工运的激情。团队文化养成过程就是团队成员内心归宿和潜能激发的涵养过程,也是一个团队能够创新和健康发展的“灵魂”所在。一是让制度建设、民主管理成为常态,要完善制度、落实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建立职代会制度,要实行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二是让公平正义释放强大的正能量,要尊重规则、注重程序、按照流程办事,要效率优先、保障公平,要主动公开、接受监督。三是让文化作品及思想理念更具遂宁工运传播能力,以“双创办”为依托做实遂宁工运研发中心,深化遂宁工运论坛改革,创造条件支持发展多种兴趣小组,创新尝试专题片、微电影、电视剧等拍摄和小小说、纪实通讯、专辑、专著、自传等创作发行。

  三、锻造好“三要素”竞争能力

  “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劳动关系,但发展经济不一定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构建起和谐劳动关系,对于工会来讲不仅仅是表现出的一种博弈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支撑团队运作的环境和精神。“拼搏、执着、务实”就是我们要打造的四川工运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竞争力。

  (一)敢拼才会赢。一是拼软件占领制高点,工会工作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讲,重点是营造和谐的软环境,软环境就是软实力,开发大脑、让思考走在时代的前沿、把创新思维转化为实践路径就能站高看远。二是重开发整合资源,开发运用现有资源手段比争取更多资源手段还重要,党和政府赋予工会最大的资源是依法提取工会经费,最大的手段是依规委托地税代征,我们通过开发运用这一资源手段不仅建立了市级汇缴系统,获得了工会经费的保障,而且还发现了“双循环规律”,倒逼了工会的系列改革工作等等。三是循规律赢在起跑线,在四个全面布局中探寻工会的创新定位问题,必然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着力建设工运研发中心,分工合作、系统研究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工作脉络运行的规律,切实找准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结合点,嫁接到业已创建的工作体系之中。

  (二)做事就要精益求精。第一,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处理好与过去工运发展历程的衔接,有利于更好地开创未来,我们现在的工作总是站在别人的肩上开始的,要充分运用已发展起来的工作平台,也要传承好业已形成的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第二,执着是品牌形成的基础,要防止工会工作、工会活动随心所欲、虎头蛇尾、自娱自乐倾向,切实做到认准的事就要专注地去做好做细,哪怕每个周期都是相同的事,因为品牌的形成一定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结果。第三,精准是工会的价值所在,群团“四化倾向”所涉及的工作,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习惯性的工作,是“我要工作”的范畴,而满足不同职工诉求、不同阶段职工诉求的工作,是“要我工作”的范畴,同时也是工会要下功夫才能做好的精准工作。

  (三)务实才能兴业。首先要有一股勇气,让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回归工作实践层面贯彻到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顶住压力、坚定信念、绝不回头。其次要有一个态度,就是要历尽否定之否定规律全过程,才有可能探寻到遵循规律的轨道上,工会工作才会有方向的保障。再次还要有一种学风,就是要运用批判的思维去认识问题、面对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会让我们的工运事业发展得更加稳健。

  (周霖临 遂宁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国开区党工委书记;何春林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谭林 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

------分隔线----------------------------


网上报名

  • 免费热线报名

    4000-838-373

  • 在线咨询

    夏老师

    QQ:1278312358

    立即咨询

预约免费试课

  • 我已阅读并同意

讲师介绍 About Instructor

推荐课程 Hot news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咨询我们呢?

电话客服咨询

4000-838-373

周一至周五 08:30 - 17:30

  • 微信

    扫一扫,领取更多优惠

  • 关闭

    *请将您的问题告诉我们(3-5个工作日内由专员回答给您)

    问题分类:
    • 报名咨询
    • 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