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创建周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亳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近日,《亳州市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了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方案》提出,要以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为目标,在抓好城市日常管理和实地考察项目对标创建的同时,开展12项专项行动,着力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解决城市治理“顽瘴痼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交警正在街头清理占位“僵尸车”。(资料图片) 李鹏 摄 公益广告规范治理专项行动和“错脏乱破”说再见 遵循“治乱、提质、规范”的治理原则,全面清理整治各类公益广告。 治乱。全面排查清理内容书写错误、表述不规范、与党中央精神、社会公德、公序良俗不相符的问题,排查清理陈旧过时、明显褪色、污损、被小广告张贴占用等公益广告。 提质。强化新设置公益广告品质和城市特色,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耐久性相结合,加强公益广告整体设计、设置,使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相融合、与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与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赏习惯相契合,推进城区公益广告提档升级。 规范。按照“谁发布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公益广告常态巡查管护机制,定期对公益广告进行巡查维护,及时发现并整改“错、脏、乱、破”公益广告。 年度成果:2023年8月底前完成,全面对标达标,实现公益广告宣传规范化、常态化。 市容环境卫生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 推进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实施建安路、芍花路等5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以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部位背街小巷为重点,常态化开展道路联合徒步执法,加大对道路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的现场执法力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发挥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作用,强化城市管理业务培训,建立市容、环卫、市政、园林和属地高效沟通、协作配合机制,提高问题发现的能力和处置效率,实现问题及时发现、精准交办和快速处置。 推进城区环卫清扫保洁精细化。推进城市道路、人行道和背街小巷深度保洁,提高清扫保洁作业标准,确保道路清洁卫生、路面呈本色。强化责任区管理,将城乡结合部、闲置地块纳入市场化清扫保洁范围,消除卫生死角,实现城区清扫保洁全覆盖、无盲区。以公园广场、景区景点、交通场站、文化设施、场馆、商业大街、商贸综合体等为重点,开展“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创建活动,高标准推进深度保洁,为公众提供“客厅级”城市公共环境,擦亮“城市窗口”。规范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收集、转运和终端处置流程,破解建筑垃圾(装修垃圾)无处可倒、偷倒乱倒的难题。提高对公厕、公厕指示牌、垃圾中转站、垃圾桶(箱)等环卫设施管理标准和水平,确保环卫设施设备整洁完好、正常使用。完善环卫长效管理检查、监督、考评机制,做到奖优罚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