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本系统使用的电缆是高速计算机网络电缆,价格昂贵,裕量很少。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 6.穿线检查 穿线完成后我方的施工负责人要对施工方的工作进行如下检查: Ø检查穿线报告 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有了完整的《穿线报告》才能给穿线者付酬。 Ø现场检查电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 7.基本问题 如果穿线不能实现基本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后期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对下述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 Ø标号要清晰、正确,贴牢固。 Ø配线架端余线长度要一致,符合要求,过多的余线要剪掉,按要求分组、捋直,从主干线槽的出口开始就绑扎好。 Ø记录好每条线两端的长度刻度,并严格进行测试。 8.计算需要多少线的公式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9.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