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信用无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信用卡使用、贷款申请、企业融资都离不开征信。征信记录这张“经济身份证”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到底什么是征信?普通民众又该如何正确的认识它?本期新华网《白话金融》栏目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子红,为网民深入解析征信的重要性。 张子红:我们国家信用体系实际上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我们信用体系建设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我们大致可以用这个起步、探索和现在发展阶段这三个方面来做介绍。 探索阶段是上个世纪一些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贷款证制度开始已经做了。当时为了外贸风险的判定,一些评级机构也开始成立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原先纸质的贷款证发展成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2002年实现全国联网。 第二个阶段是推动完善。从2003年开始,当时一是推动《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另一个是十六届三中全会也给征信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基础,它提出来16个字,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大量的征信机构在(随后)产生。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把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升级为集中统一的金融信息数据库,在2006年全国开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