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加快设计进度,提早供给图纸”的社论,提出“成立专业设计机构,是培养和壮大设计力量,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基本措施”,将设计摆在突出位置。随后,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开始改组。1958年,各地设计院开展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运动,掀起由民用转工业、由土建转工艺的热潮。1973年,《建筑制图标准》等5项国家设计标准规范颁布,工程设计有据可依。 上世纪50年代初,杭州人民大会堂、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等建筑竣工,这是建筑师的“第一笔”。1959年,在共和国迎来十周年大庆之际,以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为代表的一大批建筑落成。历经风雨,至今这些建筑依旧雄姿勃勃。这一时期的建筑,加入了中国民族性元素,如坡屋顶、斗拱、装饰彩画等,无不体现着建筑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尊重,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自然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