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直接把人类带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数据改变了传统商业、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数据中心也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概念。不管是通信行业、金融行业、IT行业、政府部门,数据中心这四个字都随处可见。马云一直说我们的世界很快从IT时代走入DT时代,这个DT时代实际上就是指数据的世界。DT就是数据处理技术,而要进入DT时代,就离不开现在最热门的数据中心。
![]() 数据中心的选址 从地理位置的选址上来看,近二十年数据中心的选址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址在市中心。早些年还没有数据中心这一名词,当时各大单位承担数据中心这一职能的一般叫计算中心或信息中心,机房的规模不大,几乎都在500平方米以下。 这时候的机房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各大办公楼中,比如银行、保险、电力、政府机关等单位,其机房与办公楼都融为一体。即使到今天,在大街小巷的办公大楼中仍然有大量微型的数据中心在运行。 第二阶段,选址在郊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量开始井喷,传统的机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个时候的机房选址就开始呈现郊区化,几千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开始出现,但由于中心城市土地资源极度稀缺,这些几千平方米的数据中心就只能在郊区安家。 许多大型机构像银行、保险等开始呈现全国数据集中化的趋势。运营商是这类数据中心的建设鼻祖,早期各大运营商的通信枢纽机房慢慢演变为全业务机房,不仅承担着语音通信数据流转的核心作用,还承担着辖区内用户数据、计费数据、业务数据以及互联网数据处理的作用,该类机房的面积一般在5000平方-10000平方米。 后来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托管业务需求大量出现。所谓托管,就是指一些互联网公司租用运营商的机房,将自己的设备存放在运营商的机房中,由运营商提供相应的机房基础设施及网络的接入,各类IDC机房开始涌现。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不断壮大,托管的设备呈现井喷之势。从成本及数据安全性考虑,一些大的互联网运营商开始筹建自己的数据中心,比如腾讯第一代数据中心在2006年前后起步。该类数据中心的特点是直接租用运营商的传输链路,在数据中心内部划分部分区域作为运营商传输机房,直接接入到运营商的网络中。比如笔者工作过的某行数据中心,就位于上海外围。该地区集中了各大银行总行级的数据中心,每个银行的占地规模都超过100亩,如此大的用地在市中心几乎不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