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企联和 主站首页

工业4.0下设备管理模式该如何进行?

时间:2018-03-14 00:00 来源:未知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

工业4.0在200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提出,2014年,工业4.0正式成为国企升级转型发展的一个良机,智能制造、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成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的目标。工业4.0的深入发展能够实现工业的智能化管理,和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设备管理也开始深受工业4.0的影响。基于设备管理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工业4.0下的设备管理问题展开探讨。

 

工业4.0内涵

工业 4.0 是由德国专业人员率先提出的一种高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具体是指应用物联网信息系统来对传统工业的产品供应、制造、销售等各个流程和操作模式进行数据化、智慧化管理。工业4.0的到来减少了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沟通的不必要环节,以其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提升了企业设备综合效率(OEE),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和运维等费用。

工业4.0对工业设备管理的影响

 

积极影响

在互联网的依托下,整个工厂实现了横向和纵向的综合管理,工厂车间设备之间也形成了彼此互联互通的网络。在工业4.0的发展下,工业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所有人参与设备维护管理,并且设备管理者还可以利用智能化系统,结合现阶段工业设备应用状态来对这些设备进行配置优化,实现对设备能力(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设备的加工能力等)的全面掌握、故障信息的共享,从而提升工业设备综合效率。

 

消极影响

第一:加大了对工厂员工的裁减。工业4.0的到来实现了工业设备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在信息化的发展下,工厂经营生产不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由此导致工厂人员的大规模裁减。

第二:现有设备管理人员素质不符合工业4.0发展要求。工业4.0的实现使得工业设备的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对相应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了设备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具体要求其能够熟练应用设备维护新技术、了解设备维护新制度、及时透过大数据发现设备管理问题。

第三:加重设备管理安全隐患。工业4.0下,各个设备之间存在密切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设备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在高密度的连接下很容易影响其他相关设备的运作。

 

 

 

 

 

工业4.0下,完善工业设备管理的策略

(一)创新工业设备管理理念

工业 4.0 对工业设备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业 4.0 下,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从集中式管理向分散式管理方向发展。这样的转变对企业设备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创新设备管理模式,即转变传统的设备管理理念。

从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规划,购置,安装,试用,验收等;到设备的使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紧急维修保养,预防性维护保养,预测性维护保养等工作,利用设备全面生产维护保养体系,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将设备的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降低因为设备故障对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带来的不利影响;再到设备后期管理:设备的封存,报废,处置等。最终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二)加强设备管理信息的共享

在工业4.0下,设备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可以通过物联网的方式从设备终端获取,在具体操作中只需要设置相应的权限,就能够通过设备终端数据库来获取更多的设备管理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汇总,将设备的处理方式。

(三)实现设备管理制度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在工业4.0下,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设备制度的制定要通过大数据和分析系统的配合来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的实效性。同时,在工业4.0下,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要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管理系统需要在不同时间段定期向管理者发送设备管理信息,从而保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及时进行自动报警,从而让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进行设备的维修。


------分隔线----------------------------
  • 测试试题



网上报名

  • 免费热线报名

    4000-838-373

  • 在线咨询

    夏老师

    QQ:1278312358

    立即咨询

预约免费试课

  • 我已阅读并同意

讲师介绍 About Instructor

推荐课程 Hot news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咨询我们呢?

电话客服咨询

4000-838-373

周一至周五 08:30 - 17:30

  • 微信

    扫一扫,领取更多优惠

  • 关闭

    *请将您的问题告诉我们(3-5个工作日内由专员回答给您)

    问题分类:
    • 报名咨询
    • 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