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当前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是在既有的各类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将设备管理的知识、技术方法和信息控制能力融合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各类主要因素构建成为一个开放的控制与反馈系统,使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管理都可按各自的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实现设备资产投资价值的最大化和运行效能的极限化。以下是设备邦小编搜集到的一些现代设备管理的新理念,与大家分享。
理念一:设备管家制 设备管家制是以产品为中心、以点检为核心装备保障管理体制,企业产品作业线上的事由三位一体的基层设备管理机构即产线设备管家来实施,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形成领导和基层两个积极性,追求装备价值的最大化。 设备管家制度是一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企业设备管理方式,这个不是解决设备修理技术,而是在改革和提升企业设备管理,包括以下十点内容: 1.把“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设备管家”的指导思想,并努力贯彻到企业相关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去; 2.以“全员参加的服务与产品维修”的理念,作为“设备管家”开展业务的基础,用当家作主的思路和方法,来推进企业产品主要作业线设备的管理工作; 3.建立企业“设备管家”的组织体制,以设备系统的“专职点检”(或设备员)为组长,组成“操作系统的岗位点检”和“工程技术系统的专业精密点检”这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团队,以分别管理好企业作业设备为已任; 4.“设备管家”管理设备的重点是:企业产品作业线上的关键设备(有隐患的设备),以及这些关键设备上的状态控制点,其余的则实施分级管理; 5.“设备管家”体系,按三位一体的点检团队,实施全员参加的服务与产品的维修管理,积极推行并组织好企业各部门的“自主维修”工作; 6.按照“点检的实务:点检前期的五准备和点检作业的五要素”,开展“设备管家体系”的本职之点检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7.按维修策略,实施预防维修和预知维修相结合的方针,对所管辖的设备及其隐患,要有预测的能力,将其处理在突发故障前,确保产品作业设备的安全、顺行; 8.做好产品作业设备相关信息的记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积累经验,全面掌握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态; 9.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设备管理基础知识,按时、有准备地参加每月一次的设备管理研讨会,报告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的结果; 10.强化产品作业过程的企业成本核算,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经营对策来处理,做到确保“资产运营高效率”并又好又快地完成企业经营任务。 理念二:赛车式维修管理模式 近年来,欧洲国家受到方程式赛车的启发,将赛车式(PITSTOP)维修管理导入企业,由一般停机维修逐渐过度和引申到PITSTOP式维修。赛车式维修管理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可用率,降低事后纠正性维修, 控制维修时间,控制维修费用。赛车式维修管理实质是"事后维修"、"项目管理"、"关注速度"和"关注行为"几个事件的交集。 赛车的胜负就在分秒之间,常规停车、加油、抢修的差异决定了比赛的胜负。一般停机下的维修活动主要包含预防性维修或者纠正性维修,以及调整、安装等内容。赛车式紧急抢修(PITSTOP)工作负荷将主要时间放在准备阶段,这样在实施阶段以最大的工作负荷,最短时间完成任务需求,完成工作之后,还需要一个总结评价的过程。与一般检修比较,赛车检修的准备工作量和检修投入强度加大。 可以说,从一般的停机修理到赛车式紧急抢修(PITSTOP),组织需要做一系列变革:良好的团队合作、明确的任务和责任定义、畅通和准确的沟通、精湛的状态监测技术应用、持续改善、不断的技术设计与优化、建立基准和不断对标、培训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