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某企业在赛车式抢修(PITSTOP)前,进行了16小时不可控停机的原因树分析,归结为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由此来研究针对性的措施。一个良好的赛车式检修过程,需要一个不断优化的PDCA过程。具体就是从后勤准备到组织计划,到操作执行,最后到评价反馈。多次循环,铸就一直赛车式检修队伍。 理念三:重视人机互动 按照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生产系统中所有设备和加工对象都要具备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的功能,即M2M技术,但其实更重要的人和设备的联系,即人机互动性。 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是人机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人作用于机械设备,生产出物质财富;机械设备反作用于人,完善和丰富了人的劳动技能。通过技术、经济、组织等措施,对设备进行经济性、基础性管理,正确使用、精心保养、科学维修,适时改造及更新,使设备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不断改善装备水平,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为生产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达到人机关系的综合平衡,实现科学、合理、高效地管理设备。 如何加强设备管理的人机互动性,实现人机关系的综合平衡,企业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1.强调系统化,统筹安排 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设备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设备管理的实际问题。系统化,要求人们认识所有生产设备就是一个系统。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即从总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局部性的影响,统筹安排设备管理工作。 2.强调人的素质 设备管理中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所说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是人们具有知识和能力的总和。使用和管理设备都是人去做的,人的素质高低和设备管理的发展有直接关系。设备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而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员工强化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保养意识教育,要提高员工的敬业爱岗职业素质,加强责任感;强化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以保证人的最大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保证设备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3.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要不断补充新知识,汲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4.加强信息工作 对设备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即强调及时、正确。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利用现代技术,建立完善的设备技术档案,做到各种台帐齐全,数据正确;加强配件计划性进购、合理贮存;强化全员设备管理意识,形成全员设备网络管理,责任到岗到人。重视设备使用、维修技术和费用情况的信息反馈,以便有效、及时、正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促进设备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5.强调不断创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要积极促变,不断创新。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状态下,要不满足于现状,从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合理性配套上去选型设备,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技术改造,从而使机械设备更加适应工业企业生产的需要。 6.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设备管理者在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机制宜地将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保养、维修相结合,才能科学、高效、合理地进行设备管理。 正如智能制造不是要让机器代替人,而是人与设备融为一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创造力。企业只有加强设备管理的人机互动性,注重人的因素,科学、高效地管理设备,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此外,现代设备管理还出现了电子维护或称之为智能化维护、设备的绿色维修与健康管理等新理念。其中,电子维护在设备管理方面的表现包括电子化检测、电子信息流、电子化分析、电子化知识管理、电子化维护手册、电子化学习等内容;而设备的绿色维修与健康管理是贯穿于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