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户对未知需求的反应 2)常见未知需求开发的风险:瀑布式需求开发 3)迭代需求开发模式 4)产品连续塑性:从粗产品模型到创新产品 4. 项目概念定义:新产品机会的定义 1)问题解决的方法类型 2)问题矛盾的分解 3)创新型问题的解决:TRIZ理论 4)产品概念的组成和定义 5)产品机会的描述:POS类、vision类文档
三. 系统工作原理设计和功能建模:项目基本的工作原理和模式如何设计? 1. 创新性解决问题:TRIZ模型 2. 项目解决方案的概念设计:减少负面因素、惰性环境、构建反向矛盾、事先预防、事后补救等 3. 系统黑盒子:功能、结构建模 4. 工作原理设计:现存对象、转换器和理想模型,黑盒子的分解 5. 抽象机器建模:能量源、工作体、控制系统、配置器等 1)执行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如OA、ERP、CRM等 2)检测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如视频监控、检测系统等 3)交互类系统的功能抽象模型:网站、平台等 6. 人机边界和交互关系:哪些任务人做?哪些系统做? 7. 项目的解决方案的概念设计和可行性分析 8. 系统基本构造和功能模块设计:如何设计产品的功能构造?从抽象的构造模型,形成实际产品架构? 1)基本功能构造:产品黑盒子 2)功能结构建模:活动图方式 3)功能结构建模:层级性功能结构 4)功能链的聚集 5)创建功能通用基
四、使用情景分析和任务流程建模:用户角色、流程、场景和任务 1、情景分析法的定义和用途 2、情景分析法的构成要素 3、角色设定 1)消费角色的分类 2)利益干系人 4、模拟场景 1)场景的类型——物理场景和社交场景 2)不同场景下使用的需求差异 5、任务分解、统筹和分派 1)人机之间的消费关系和过程 2)产品黑盒子构建:产品功能及工作流程设计 3)任务分析:职责流程图、活动图应用要点 a 用户任务模型 b 任务分析方法过程 c 面向过程的任务分析 d 面向对象的任务分析 e 以用户为中心的任务分析 五、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用户体验设计 1. 常见的用户需求细分方法:马斯洛需求分析等 2. 用户需求细分的原理:环境——人——产品之间的需求关系图 3. 环境适配型需求分析 1)人对环境的要求 2)产品对环境的适应性 3)人机交互对环境的影响 4. 人机交互型需求分析 1)可用性需求指标 2)体验性需求指标 3)社会性需求指标 5. 产品表现型需求分析 1)输入的扩展性和适配型 2)成本指标分解 3)时间指标 4)运行性能和有效性指标 5)输出质量和数量指标 6. 风险型需求分析 1)环境及干扰造成的风险 2)人机交互造成的风险 3)功能风险 4)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防控 7、需求指标分解 1)用户需求指标的分解:按流程分解和按属性分解 2)用户需求的分解和归类。 3)需求价值链的分析 8. 需求验证和跟踪 9. 需求基线划定和排序 1)需求优先级评价 2)需求工作量估算 3)基线划定与管理
六、需求冲突研究和概念设计:不用用户需求会产生哪些系统问题和矛盾?如何设计出不同产品概念? 1.用户需求—产品功能—规格之间的转化矩阵 2.系统冲突和问题研究:确定产品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3.创新性解决问题:TRIZ原理 1)工程矛盾、技术矛盾、管理矛盾 2)矛盾矩阵 3)40个创新原理 4. 产品概念的生成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