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的名义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和青山绿水间,曾经散落着数以万计历史悠久且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描绘了一幅幅“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的农耕文明的美妙画卷。但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这些村落有的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有的被破坏或改建,这引发了无数国人对何处寄托乡愁乡思的由衷感叹。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刻不容缓。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2003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中,将传统村落列为保护发展的特定对象。 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门就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印发首个《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基本原则和任务、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建立传统村落名录制度、推动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部署。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中央财政也提出计划用3年时间集中投入超过100亿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