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硬核战“疫” ![]() 商汤智能测温筛查系统 ![]() 云知声“嘀咕”智能机器人VS传统人工 ![]() 2月12日,上海东森花园小区,工作人员在用无人机消毒灭菌。这是千寻位置“无人机战疫平台”上线后在上海促成的第一单作业。 犹记得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人工智能只是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而如今,曾经那个遥远的科技梦已经成为现实,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中贡献力量。 无人机在空中消毒、巡检,AI无感测温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应用,疫情防控机器人拨打疫情排查电话……可以说,在这一场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战斗里,人工智能早已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方方面面,并在很多城市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黑天鹅”事件。 无疑,人工智能在得到大众高度认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技术原本“冷冰冰”的刻板印象。 “无人机战疫平台” 助力消毒巡检 “本小区今日进行无人机消毒喷洒作业,大约需要一小时左右,请大家关好门窗,收好衣物。” 2月12日一早,在千寻位置“无人机战疫平台”的撮合下,一支无人机作业队来到上海市杨浦区的东森花园小区,启动3架无人机,每架无人机每次喷洒10-15升药液,耗费1小时左右完成了整个小区约1万平方米的消毒工作。 前一天下午,该小区刚刚被上海市通报,为新增确诊病例活动区域。 从感染区域确认到消毒完成,不超过24小时,这背后得益于千寻位置提供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系统以及“无人机战疫平台”的高效匹配能力。 “疫情爆发时,我们就在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控制疫情和减缓蔓延。”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悉,千寻位置是一家在全国范围内具备厘米级定位能力的公司,已经服务了数万台无人机、十万台测量和各类工程设备、百万台智能汽车、数亿台手机和IoT设备。 据陈金培透露,平台上有上万架的无人机,可以帮助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去喷洒消毒液、巡检。在疫情期间,考虑到人员外出会带来很大风险,于是就思考发起一个平台,联合平台上所有无人机厂商和无人机团队共同参与进来,用无人机去做喷洒消毒药水的工作。“我们称之为‘飞翼行动’。” 从产生想法到平台上线,千寻位置所花的时间极短。 “我们加班加点在3天内完成开发,背后体现的是千寻位置的互联网平台能力和知翼无人机监管平台能力。有需要的人,只要在平台上提出需求,我们就可以迅速匹配到具备无人机喷洒能力的团队来进行喷洒作业。”陈金培告诉记者。 2月10日,千寻位置正式发起“飞翼行动”,搭建“无人机战疫平台”,招募无人机合作团队,驰援抗疫一线;2月13日,千寻位置宣布“无人机战疫平台”向全国提供服务,希望帮助无人机防疫作业供需双方提高匹配效率,让无人机快速飞进大街小巷、交通要道,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消毒喷洒和防疫巡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比传统的人工消杀,无人机防疫减少了人力成本,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立体喷洒消毒药液,空间范围更大,防疫消杀效果更好。 在“无人机战疫平台”上,由需求方填写信息,准备防护用品、消毒液等;供给方填写服务信息、服务区域等。一旦平台匹配成功,双方确认作业时间与区域,符合作业标准后,即可开始作业。 据记者了解,“无人机战疫平台”上线一周内,就迅速完成10个合作案例的对接。官方信息显示,平台上线后,不少无人机作业团队积极报名,目前平台上已经有超过50个团队资源。同时,各地区对无人机消毒需求也不少,纷纷主动找到平台。 陈金培表示,“这次疫情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无人机在行业应用上的价值,了解高精度定位在无人机上的应用,这对于高精度定位在各行各业的普及会有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