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地下 飞驰无阻 1969年10月1日,北京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北京古城站驶出。经过4年零3个月的紧张施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常住人口还不到300万人,机动车也仅有5000多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建成后,一直处于试运营状态,地铁的主要任务仍是战备。而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机动车的保有量突破570万辆,地铁也从最初的以战备为主转变为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年客运总量达到38.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054.4万人次,居全国首位。北京现有22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预计2019年年底,北京的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近700公里。计划到2020年,建成24条地铁线路、590个车站、800公里的里程,一个立体的地铁网络将覆盖整个北京城。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输送客流庞大,缓解拥堵,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捷。“超级工程”北京地铁网络只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42个城市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规模约5000公里;运营城市32个,运营总里程约4860多公里。北京、上海、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承担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比例均超过了50%,已经真正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市域快轨、磁悬浮等多制式轨道交通体系全面铺开,超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法、长距离穿越江河湖海及复杂建(构)筑物、软土或喀斯特地区地铁建造技术,北京地铁燕房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研发、应用,上海、武汉、长沙、杭州等城市的地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彰显了中国地铁科技创新的成就。无论是建设速度还是建设规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市场。 |